首頁  /  發現  /  思想  /  正文

2023普利茲克獎已揭曉:十位能夠且應該贏得普利茲克獎的建筑師

景觀中國 2023-04-14 來源: mooool木藕設計網
近日,美國知名建筑網站Architizer總編漢娜?菲尼亞克(Hannah Feniak)發表文章——《十位能夠且應該贏得普利茲克獎的建筑師》。一直以來,普利茲克獎授予個人而非團隊的作法飽受爭議,但作者認為應表彰那些具有卓越創造力的行業領導者??上驳氖?,一些景觀設計師,例如詹姆斯?科納和俞孔堅,正在“以他們堅持不懈且突出的貢獻,通過建筑藝術構建更美好的人居環境”。

十位能夠且應該贏得普利茲克獎的建筑師

10 Architects Who Can – and Should – Win the Pritzker Prize

近日,美國知名建筑網站Architizer總編漢娜?菲尼亞克(Hannah Feniak)發表文章——《十位能夠且應該贏得普利茲克獎的建筑師》。以下為全文譯文。

微信截圖_20230328120710.png

2023普利茲克獎已揭曉,大眾對獎項結果反應不一。一些人稱贊戴衛·奇普菲爾德爵士(Sir David Chipperfield)的設計保持著永恒的優雅與簡潔,而另一些人則質疑頒獎機構為什么會做出如此的“安全選擇”、傳達了怎樣的價值觀,還有一些人則提出了他們心目中的獲獎人名單。

一直以來,普利茲克獎授予個人而非團隊的作法飽受爭議(獎項明確規定,普利茲克獎必須授予“一位或多為健在的建筑師,而不是一家建筑公司”),但也有觀點認為,我們應該表彰那些具有卓越創造力的行業領導者。的確,該獎項意在“鼓勵和激發公眾對建筑的更廣泛認知,同時促進建筑從業者提升他們的創造力?!币簿褪钦f,“建筑”的定義不僅僅包括建筑物??上驳氖?,一些景觀設計師正在“以他們堅持不懈且突出的貢獻,通過建筑藝術構建更美好的人居環境”。


瑪麗娜?塔巴蘇姆 | Marina Tabassum

氣候、材料、場地、文化,以及當地歷史都是瑪麗娜?塔巴蘇姆作品的標志性特征。2005年,塔巴蘇姆在她的家鄉孟加拉國達卡成立工作室,而其最著名的作品——拜特烏魯夫清真寺(Bait Ur Rouf Mosque)是她畢生多樣化設計方法的縮影。在那里,“光之交響曲”以出乎意料的方式在裸露的赤土墻上彈奏光陰,充滿濃濃詩意。同時,她也有更實用的設計作品,例如Khudi Bari——這是她專門針對孟加拉氣候影響設計的模塊化可移動住房單元,重量輕,便于組裝。她的建筑扎根于過去,且面向未來。相較于紀念性和象征性的設計,我們需要贊美這種充滿革新精神和人道主義的設計。

Marina-Tabassum-art.jpg

左:瑪麗娜?塔巴蘇姆,右:孟加拉拜特烏魯夫清真寺(Bait Ur Rouf Mosque)


塔蒂亞娜?畢爾堡 | Tatiana Bilbao

我們生活在一個充滿危機的時代,其中,很多國家都正在經歷“住房危機”。墨西哥建筑師塔蒂亞娜?畢爾堡長期致力于應對其家鄉的住房危機。畢爾堡在其職業生涯的早期曾在墨西哥城的城市發展和住房部擔任過顧問,她一直充當著建筑相關議題的帶頭人,特別是在經濟適用房(而不是毫無特色的批量生產住房)研究領域。除考慮經濟適用性以外,她的設計也打造了具有地方特色的可持續社區。這難道不正是普利茲克獎獲得者應有的才能、遠見和使命感等綜合素養的體現嗎?

Tatiana-Bilbao-image-2048x812.jpg

左:塔蒂亞娜?畢爾巴鄂,右:浙江金華建筑藝術公園內的公共建筑


俞孔堅 | Kongjian Yu

如果說世界范圍內的建筑從業者對于中國景觀設計師俞孔堅不那么熟悉的話,那么是時候開始了解他了。這位土人設計的創始人一直走在城市氣候變化適應性研究的最前沿,并長期倡導設計師應轉變城市和區域發展規劃觀念。他亦是“海綿城市”理念的提出者,其設計作品以生態學方法來修復城市中的自然景觀,并呼吁以水為友,而非與水為敵。雖然他的設計作品飽含生態學理念,但這位設計師在自然環境中加入了趣味性和張力十足的人造元素,體現了其設計團隊的最根本的設計理念,這也恰恰是他公司名字“土人”的含義——“土”是指泥土、土地與大地,“人”意味著人民、個人與人類;合在一起,“土人”即生活在土地上并使土地變得更美好的人們。而這也是今天所有建設者都應采取的思考方式。

1111111-2048x745.jpg

左:“方圓”2013法國肖蒙創意園林展作品,右:俞孔堅在哥倫比亞大學發表演講


珍妮?甘 | Jeanne Gang

由女性設計的世界最高建筑——芝加哥瑞吉酒店(Vista Tower)即出自珍妮?甘及其工作室之手。當該樓2020年竣工時,在此之前,由女性設計的世界最高建筑是同樣由她設計的水塔(The Aqua Tower)。這一事跡表明了珍妮?甘的雄心壯志,而與之相匹配的是她驚人的創造力。她對21世紀摩天大樓的貢獻無需贅述——她的設計工作室總部位于芝加哥,那里是摩天大樓這種建筑類型最早被發明的地方——然而,甘工作室的作品并不僅限于高層建筑(盡管他們已經設計出了許多更具革新精神的塔樓),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擴建項目是博物館類建筑的一個經典作品,而在最新的適應性再利用項目中,他們也對未來做出了充滿美好想象的展望。

Jeanne-Gang-image-2048x898.jpg

左:水塔和芝加哥瑞吉酒店(The Aqua Tower & Vista Tower),右:珍妮?甘


MVRDV韋尼?馬斯、雅各布?凡?里斯及娜莎莉?德?弗里斯 | Winy Maas, Jacob van Rijs, and Nathalie de Vries

自1993年成立起,這家于荷蘭鹿特丹創立的設計工作室一直在挑戰公眾的認知,即建筑可能是什么,以及建筑如何能形成我們對城市的定義。多種學科交匯,顛覆傳統期望與城市的關系,推動建造的可能性……MVDRV的業務涵蓋一切,除了安全。他們的每個作品都是獨一無二的,也挑戰了建筑師或公司只發展一種可辨識風格的傳統觀念。他們的項目深深扎根于對建筑如何激活(或重新激活)城市結構和公眾的分析,沒有基于傳統(顛覆了關于文脈設計的常見先入為主的觀念)構建具有地方特色的建筑。他們同時示范了城市密度如何不需要以傳統社區紐帶為代價來進行規劃。

Board-MVRDV-2020_01_-@Erik-Smits_Jacob_PS-copy-2048x726.jpg

左:MVRDV的三位創始人,右:荷蘭鹿特丹市場


詹姆斯?科納 | James Corner

作為一個突破性的景觀設計師,詹姆斯?科納已經成為第一個獲得傳統上為建筑設計師保留的少數獎項的人,他完全有能力成為第一個獲得普利茲克獎的景觀設計師。他位于紐約的公司以他自己的名字命名,精心營造著綠地和城市環境。除了生態效益,他的設計還以對社會和經濟的深切關注為基礎??萍{身處后工業景觀思考前沿,他與Diller Scofidio + Renfro建筑事務所以及皮特?奧多夫(Piet Oudolf)合作的著名的高線公園等設計使他處于該領域的領導地位,并重新定義了更廣泛的公眾是如何看待景觀設計師和建筑的。從那時起,他的公司持續推動公眾和行業對城市公共空間和生態修復的理解,將老化的基礎設施重新想象為“令人陶醉的地方”。

James-Corner-?Jake-Chessum-copy-2048x684.jpg

左:詹姆斯?科納,右:美國紐約高線公園


弗里達?埃斯科貝多 | Frida Escobedo

2018年,弗里達·埃斯科貝多作為有史以來受邀設計蛇形畫廊的最年輕的建筑師(也是第二位女性),從而一舉成名,她上榜應該不足為奇。然而,這并不是她值得被授予普利茲克獎的原因。當提名她從今年獲獎者手中接手美國大都會博物館側館設計時,博物館館長麥克斯?霍萊恩(Max Hollein)贊揚道:“在埃斯科貝多的實踐中,她將建筑作為一種方式創造強大的空間和社區體驗,顯示出使用材料時的優雅與機敏,同時對當今的社會經濟與生態問題給予真誠的關注?!背瞬┪镳^擴建項目以外,她的作品涉及從酒店和賓館的修復到室內商業項目及住宅設計——所有委托項目都是大多數建筑師的“面包和黃油”,來自于日常生活,而不是明星建筑師典型的高額文化項目。

Frida-Escobedo-image-2048x931.jpg

左:弗里達?埃斯科貝多,右:2018年倫敦蛇形畫廊細節照片


大衛?阿賈耶 | Sir David Adjaye

對于許多建筑師和評論家來說,問題不在于大衛?阿賈耶爵士是否會贏得普利茲克獎,而在于何時會。作為最著名的黑人明星建筑師,這位加納裔英國設計師的建筑包括從挪威奧斯陸的諾貝爾和平中心到贏得Architizer A+獎(A+Awards)的佛羅里達冬季公園圖書館和活動中心。普利茲克獎設立的目標是表彰那些“激發公眾對建筑更多認知”的人,而阿賈耶設計的位于美國華盛頓特區的美國非洲裔國家歷史和文化博物館正是做到了這一點。不過,如果阿賈耶獲獎,那不只是因為一棟建筑。除了與眾多藝術家合作,以及他相當多的面向社區的作品,阿賈耶的設計材料特征鮮明,代表了對建造頗有遠見的一種思考方式。

Sir-David-Adjaye-images-2048x975.jpg

左:美國冬季公園圖書館和活動中心,右:大衛?阿賈耶


森俊子 | Toshiko Mori

出生于日本,居住在紐約的建筑師森俊子因其對現代建筑風格的詩意把握而聲名鵲起,并深深扎根于形成材料創新與常識性可持續的研究中。在過去四十年里,她和與其同名的公司,在世界各地建造了深受人們喜愛的建筑,并致力于教育方面而在職業生涯中成為行業領袖。盡管普利茲克獎認可的是建筑產出而不是思想領導力,但從成為哈佛大學第一位獲得終身職位的女教授,到在世界經濟論壇城市未來全球議程委員會(World Economic Forum’s Global Agenda Council on the Future of Cities)對設計中的可持續性的調查,再到通過“人類建筑”倡導社區參與,她對整個行業的積極影響不應被輕視。這些研究興趣也可見于她的建筑作品中,包括“THREAD:藝術家駐地與文化中心”,在這里她使用參數化設計來擴大非洲本土住宅的結構可能性。

toshiko-2048x983.jpg

左:康涅狄格州的房子之二(House in Connecticut II),右:森俊子


瑪麗亞姆?伊素福?卡馬拉 | Mariam Issoufou Kamara

如果卡馬拉贏得明年的普利茲克獎,她雖不會是該獎項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該記錄是由西澤立衛于2010年創造的,當時他44歲),但也非常接近了。她是尼日爾尼亞美masōmī工作室和西雅圖united4design集團的創始人和負責人,以利用低成本地方材料而聞名,包括生土和回收金屬。其中一個案例是Hikma社區綜合體,該項目以其可持續發展的規格受到贊揚,借鑒了當地建造技術并進行拓展??R拉的設計將“世俗知識與信仰”“沒有矛盾地”結合起來,將三個項目——清真寺、圖書館和社區中心集合在一個屋檐下。也許她還需要時間在贏得普獎前去豐富作品集,但將聚光燈投在一個“為發展中國家固有的空間問題設計與文化、歷史和氣候相關的解決方案”的人確實是激動人心的。

Mariam_Kamara_OTRS-copy-2048x953.jpg

左:瑪麗亞姆?伊素福?卡馬拉,右:尼日爾Hikma社區綜合體


翻譯:周舟
原文鏈接:https://architizer.com/blog/inspiration/stories/which-architects-should-win-the-pritzker-prize/


版權聲明: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請勿以景觀中國編輯版本轉載。如有侵犯您的權益請及時聯系,我們將第一時間刪除。

投稿郵箱:info@landscape.cn

項目咨詢:18510568018(微信同號)

  • 給Ta打個賞

0

發表評論

您好,登錄后才可以評論哦!

熱門評論

相關文章

国产高清无码在线观看|久久大香伊蕉在人线国产h|午夜麻豆国产精品无码久久|亚洲无码视频在线观看大全